三號戰車被設計為專對付敵方裝甲戰鬥車輛,並與支援步兵的四號戰車並肩作戰,其活躍時期是在1941年~1942年,然而隨著盟軍新型戰車大量投入後,其有限能力無法趕上敵方戰車性能而過時,大部份用途被逐漸為強化後的四號戰車所取代,只有少部份在戰爭後期擔當步兵支援的角色,三號戰車曾廣泛地投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屬戰爭早期的戰鬥單位。
背景
1934年1月,德國古德林將軍把戰車分為「攜帶高初速炮用以反裝甲作戰的的主力戰車」,以及「攜帶大口徑炮射擊高爆彈藥的支援型戰車」,並規畫一戰車連的組合比例為三個排的主力戰車以及一個排的支援型戰車。根據這觀念,古德林要求陸軍部草擬開發一種最大重量為24噸、以及最高行進速度為35公里/小時的中戰車,並打算將之作為德國裝甲師的主力戰車,以用作摧毀敵戰車。
而德國的戴姆勒-賓士公司、克虜伯公司、MAN公司及萊茵金屬公司以此生產了試驗型的戰車,並於1936年及1937年進行測試,最後戴姆勒-賓士公司的產品獲得取用。第一輛三號戰車在1937年5月竣工,以及其餘9輛都在同年完成生產。
設計
最先的A、B、C、D型均為發展階段,只小規模生產並多被用於測試目的,直到1939年E型三號戰車出現後才開始正式量產,量產由數家廠商共同負責。在研發其間1937年至1940年中,德國政府並計劃把三號和四號戰車標準化,以應付戰事。
三號戰車A型至C型均裝上了以滾軋均質鋼製成的15公釐輕型裝甲,隨著武器的改進,這種薄弱的裝甲很明顯已經不足。因此,德國後來生產的三號戰車D~G型皆換上新的30公釐裝甲,在法國戰場中仍然無法防禦英軍二磅炮的射擊。之後的H~M型遂在戰車正後方的表面覆上另一層30至50公釐的裝甲。但是,由於三號戰車的尾部採用多層裝甲,使得它成了整架戰車的累贅,後來三號戰車無法有效率地作戰,不得不從前線退下來。
火炮配置
設計初期,德軍打算以三號戰車作為打擊敵戰車的武器,基於標準化的考量下,陸軍部認為三號戰車目前不需要50公釐的火炮,並把50公釐火炮的方案擱置了,但是這些安裝37公釐戰車炮的三號戰車的炮塔環設計仍預留了換裝50公釐戰車炮的空間。在法國戰役的經驗顯示37公釐炮的效果,甚至發生無法貫穿英國步兵戰車的情況,而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北非戰場中,因此後來生產的三號戰車F型至M型都改裝備上50公釐KwK38 L/42及KwK39 L/60型火炮以對抗敵軍戰車。
到了1942年,三號戰車作為主力已顯得落後:在蘇聯戰場中,低初速的50公釐炮已對隨後出現的T-34無法造成嚴重傷害,因此陸軍部作出一個方案,那就是繼續生產三號戰車,但只作為支援用,並以三號突擊炮取代。
結局
三號戰車原來被計劃作為德國陸軍的主力戰車,量產後主要用於針對波蘭、法國、蘇聯及在北非的戰事,亦有一部份參與了1944年在諾曼第及安恆的戰事。但在經過蘇德兩方交戰後,証明了三號戰車的實力並不如蘇聯的T-34戰車。因此,三號戰車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並逐漸由強化後的四號戰車所代替。
三號戰車各型號生產列表 ((轉自Wiki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