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戰車 38(t)在二次世界大戰
後被稱為追獵者式,為一種利用戰前捷克斯拉夫Panzer 38(t)底盤
改造的德國驅逐戰車
。追獵者驅逐戰車有著很特殊的外型,一體的車身、兩側斜裝甲、突出的火炮防盾還有偏右的火炮軸線,使人們在戰場上可以很輕易的辨識出來。儘管有兩千餘輛追獵者裝備在德軍裡,但畢竟是使用輕型反戰車炮,投入戰場時為時已晚,蘇軍和盟軍戰車依然如潮水般湧向德國本土,所以追獵者驅逐戰車並沒有在戰爭中發揮效果。
發展沿革
驅逐戰車38(t)原本設計為較獵豹式及獵虎式更具經濟效益,使用經過實證的底盤令其避免了多數裝甲車輛會遭遇到的機械可靠性問題。自1944年4月起,驅逐戰車38(t)取代黃鼠狼 III(使用相同底盤)進入量產。本車的用途為配備步兵師轄下的驅逐戰車營,使其能夠擁有基本的機動反裝甲戰力。戰後,捷克斯拉夫繼續生產此型驅逐戰車並輸出了158輛給瑞士,現今保存的多數此型車皆為瑞士原裝車。
某一數量的驅逐戰車38(t)於出廠時即裝備火焰放射器而不是一般的主炮。該火焰放射器是裝置於一具看似炮管的金屬保護體中,而且十分容易損壞。被稱為"火焰放射戰車 38"的此型車在二戰結束前只製造不到50輛,但它們都被用於西線戰場對抗盟軍。
特色
驅逐戰車 38(t)屬於德國驅逐戰車車系中較輕型的種類,此一種類始於一號驅逐戰車,本車的主炮(與後期型四號戰車裝備者同款)能夠在適當的接戰距離擊毀對手- 700m可擊毀T-34,且本車的全包覆式裝甲使車組員獲得比黃鼠狼II和黃鼠狼III系列更良好的防護。
驅逐戰車 38(t)於二戰晚期德國最為常見的驅逐戰車之一。關鍵在於本車生產容易而能大量製造,這在當時意義非凡,同時,本車的機械可靠度亦十分優秀。再者,本車輪廓較小難以擊中,且易於隱藏而得以伏擊敵方戰車。
缺點
- 驅逐戰車 38(t)的缺點在於狹隘的主炮射界、糟糕的內部設計和視界不良。由於主炮射界太過狹窄,使本車有時得挪動車體才能瞄準快速移動的目標。
- 砲手和裝填手操作困難,令本車的實際射速低於預想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