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戰二一型,岩本徹三座機,尾號101。
日本海軍零式艦上戦闘機32型
五二型 (尾翼番号61-120)位於所沢航空発祥記念館。
零戰二一型(A6M2)數據
翼展 |
總長 |
總高 |
配重 |
引擎 |
最高速度 |
最大航程 |
武裝 |
承載重量 |
乘員 |
12.00m |
9.05m |
3.509m |
2336kg |
中島「榮」一二型氣冷14汽缸引擎(離地出力為940馬力,在4200m時宣稱馬力950) |
519km/hr |
2220km |
九七式7.7m固定式機槍X2(各670發彈藥)、九九式20mm一號三型固定機銃X2(彈數各60發) |
30kgX2 |
1 |
最高速度519km/h是在高度4300m測出,巡航時速度為330km/h,著陸時速度為111km/h,爬升至6000m需要7分22秒 ,機內燃料容量525l(ℓ),拋棄式油箱容量330l(ℓ)。
零戰五二型(A6M5)數據
翼展 |
總長 |
總高 |
配重 |
引擎 |
最高速度 |
最大航程 |
武裝 |
承載重量 |
乘員 |
11.00m |
9.237m |
3.638m |
2686kg |
中島「榮」二一型氣冷14汽缸引擎(離地出力為1130馬力,在2850m時宣稱馬力1100【一速】,在6000m時宣稱馬力為980【二速】) |
559km/hr |
1920km |
九七式7.7m固定式機槍X2(各670發彈藥)、九九式20mm二號三型固定機銃X2(彈數各100發) |
30kgX2 |
1 |
海軍的主力戰鬥機、太平洋戰爭裡日本的代表兵器,都是用來稱呼零式艦上戰鬥機,他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二戰日軍艦載戰鬥機了。
機體的設計上追上了歐美列強的水準,部分希望能夠九六式艦上戰鬥機後繼機的航空部官員,發布了十二試艦上戰鬥機的計畫要求書給三菱重工與中島飛行公司,在中日戰爭(原文為日華事變)白熱化的三個月後,昭和十二年(1937年)十月五日提出。
與九六式艦上戰鬥機相比,最大速度必須達到74km/h(40海哩)增加到500km/h,續航力必須增加到3~4個小時、上昇能力要更強、運動性能同等...的要求。還必須追加兩挺九九式20mm一號三型固定機銃,對於當時日本引擎性能不佳的情況下,這樣的要求是非常嚴苛的,中島公司辭退了這個要求,剩下三菱公司繼續設計。
從要求的性能來看,續航力與運動性的要求無疑必須是世界最好的,其他的項目也是如此,總體來說要實現是非常困難的工作。堀越二郎、曾根嘉年兩位技師將九六式艦戰的技術演用,然後將機體的重量減輕,導致安全率下降(部分器材輕量化)、為了提升操縱性與安全性,操縱系統上使用了剛性低下式操作索(速度差會影響操作面,和尾舵的均一化,都是為了要使高速下有良好的操縱能力),同時也引進了由美國漢密爾頓授權住友金屬公司生產的定速迴轉螺旋槳(亦被稱為恆速迴轉螺旋槳),主要的起落架採用液壓回收式的超杜拉鋁合金製腳架,企圖全面滿足嚴苛的要求。
昭和十四年(1939年)三月,十二試艇戰試作一號機完成,四月一日第一次飛行成功,之後的二號機與一號機都是採用三菱的「瑞星」一三型引擎(離昇力780馬力,宣稱870馬力),之後三號機改用直徑與出力都較大的中島新引擎「榮」一二型,飛行的性能又更上一層,幾乎達成了要求性能,新銳機逐漸成為了現實。
試作機將各個部分的故障與修改都在昭和十五年(1940年)七月完成,中國的內陸重慶空襲作戰中掩護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十二試艦戰從漢口基地出發。終於在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正式採用,命名為零式一號艦上戰鬥機一型(A6M2,之後的零式艦上戰鬥機一一型也改稱如此),之後的一號機、二號機與裝備「瑞星」引擎的零戰都稱呼十二試艦戰。
零戰出動之後追得上逃跑的中國戰鬥機,在九月十三日第一次出動零戰,第十二航空隊分隊長 近藤三郎上尉率領十三架零戰,從前線的宜昌基地飛行480km向重慶上空攻擊,與蘇聯援助中國的I-16以及I-153展開空戰,將中國空軍的二十七架全部擊落。但實際上擊墜數可能只有一半,掩飾零戰本身也有被擊落,差完全勝利一步的事實。
爾後十二航空隊的零戰隊連戰連勝。華南戰隊的第十四航空隊也裝備了零式戰鬥機,昭和十六年(1941年)八月海軍航空兵在中國大陸的戰鬥終於結束了,兩個海軍航空兵的擊墜數合計100架,這段期間零式的損失則是被地面對空火炮擊落兩架,比起九六艦戰,零式戰鬥機在中國對抗二流以下的中國空軍,弱點明顯的表現出來(此段在說明九六艦戰淘汰的原因),零戰的神話在此開始發揚出來。
飛行性能與高速下的操縱面這些缺點因為獲得了許多勝利而被人忽視,航空兵變成全面性的賞譽這架戰機,稱讚她操舵上的反應與機動迴轉時的順應相當具有柔軟性,在數字上表現出了零戰具備有高性能的水準,任誰都相當明白。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珍珠港事變)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二月八日空襲珍珠港,第一次與第二次合計有七十八架的零戰參加,他們在外型上、塗裝上和在中國大陸是相同的,在空母上的升降機所搭載的零戰主翼端有50公分向逆鷗式的主翼,零式一號艦戰二型(A6M2)與十七年零式艦戰二一型一同改稱。
三菱的八百零四機訂單交給中島去生產,他們相信中島長期生產飛機的經驗是足以負擔的,零式戰鬥機是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半的主力戰機。在奇襲珍珠港時美國的陸軍航空兵所使用的P-36、P-40以及海軍陸戰隊航空兵的SBD艦上轟炸機只有少數起飛,零散的應付零式戰鬥機的攻擊。
零式戰鬥機的特質發揮的淋漓盡致,在同一天對菲律賓的空襲,從台灣南部的基地進行攻擊的第三航空隊與台南航空隊的五十三架零戰,掩護陸上轟炸機進攻,距離830公里時攻擊機場,預測到日軍攻擊的美國陸軍,居然誤判這批零戰是美國陸軍航空隊,導致日軍航空兵在攻擊時,只有少數戒哨的美國航空兵能夠反擊,在這之後,菲律賓的制空權就落在日本人的手中了。
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一月在荷屬印尼的攻略戰中,第三航空隊與台南航空隊的零戰二一型對抗弱小的荷蘭空軍,以及少數存活的美國陸軍航空兵的P-40中大獲全勝,在三月上旬就完全取得印尼的制空權,為往後的勝利鋪路。綜觀各點,荷蘭、美國的戰鬥機性能、實戰經驗與訓練都顯得比不上日軍,而且零戰的數量也比敵人來的多。從二月三日印尼上空的作戰中,零式戰鬥機損失一架,荷蘭、美國則損失了數十架戰機,這樣看來是理所當然的。
在五月上旬的珊瑚海海戰中,與美國約克鎮號航空母艦、列星頓號航空母艦形成史上第一個航空母艦對戰的戰役,由美國格魯曼公司生產的F4F在當天當擔任了護衛SBD轟炸機以及制空權的任務中表現相當良好,是足以和零戰抗衡的成績,當天零式戰鬥機出動十八架損失一架,F4F損失六架。
在六月上旬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有四艘空母被擊沉,日本吞下了大敗,在空戰的部分,雖然零式戰鬥機保持著1:1.7對F4F的交換比,但是美國人逐漸發現零式戰鬥機的短處,美國人在接戰的戰術上便逐漸以零戰性能速度上的不足來加以制定,在阿留申群島因為意外不幸翻落的零戰二一型,被美國人擄獲後,零戰的優勢更一口氣消失了。
常勝的零戰神話開始崩毀,昭和十七年(1942年)八月下旬,在所羅門群島的戰役中,更讓零式戰鬥機續行距離不足的問題更加嚴重(從日本基地出發,直線距離有1040km),需要花上7小時才能展開作戰,更要保護會被一擊點燃的一式陸攻,美國人更是發展出了一擊脫離的戰術,不予零戰糾纏的機會,天平往盟軍的方向傾斜。
在八月三十日的任務中,作戰經驗豐富的新鄉英城上尉所指揮的空母零戰隊十八機,分別被美國人的P-39、F4F擊落了八架,美軍一架未損。
為了扭轉劣勢,零式戰鬥機引進了兩段速的新式引擎,中島「榮」二一型(離昇出力190馬力),將翼端的50mm修改成弧形,增加失速與翼面積,還在主翼中增設油箱,這樣修改的零戰都是由A6M3零戰三二型來做的。同時讓機體的敏銳度回到了二一型所擁有的,投入了所羅門初期的戰役中。(零戰三二型修改成零戰二二型)
在這一年內的所羅門島諸多日軍前線基地中,裝備有零戰三二型、主翼能夠像二一型折疊的二二型,二二型的燃料容量是二一型的五十五倍之多,續航力的問題多少都有解決,而換裝成九九式20mm二號固定機銃的二二甲型(A6M3a)更是這些現有型號中最均衡的一款。
昭和十八年(1943年)二月從島上撤退時,美國裝備了新款的F4U,並投入了B-24轟炸機,這樣新銳的機體對於不重視防彈性能的零戰是非常不利的開始。敵人的12.7mm機槍採用編隊一擊脫離戰法,日軍的九九式20mm二號固定機銃相當於採用格鬥戰的戰法,還必須搭配熟練的駕駛,簡直就成為了敵人的餌食。
同一時間的零戰二二型所發生的空戰來做對照,荷屬印尼的舊日軍第三航空隊的第202航空隊,在掩護一式陸攻進攻這段期間,從昭和十八年(1943年)三月到九月的這段期間,發生了九次的遭遇戰,荷蘭空軍的基層幹部慘遭零戰二二型擊墜三十四或三十五架,而零戰和一式陸攻損失了七架與三架,事實證明,如果敵人採用格鬥戰的方式,零戰還是最強的。
二二型的主翼摺疊功能遭到廢棄,同時將翼端修改成丸型,將排氣管集合成單一排氣管,這樣修改而成的零戰五二型(A6M5),在昭和十八年(1943年)八月完成並且送往前線,裝備於201航空隊、204航空隊、253航空隊,成為主力。但是美國新式戰機F6F的量產,更使零戰五二型必須更加重視防禦性能。
為了要維持各零戰隊的戰力,在作戰之前,將陸基的零式約400架運往空母補強,同時在昭和十九年(1944年)六月的菲律賓海戰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參與菲律賓海戰一共有九艘空母共234架零戰五二型、三分之一是舊款的二一型、以及250架改裝成攜帶炸彈的戰鬥轟炸機(以爆戰稱呼)。小型空母則搭載「彗星」艦爆,作為轟炸任務的實驗。
由於有大量沒有經驗的駕駛員搭乘五二型,成為前來迎擊的F6F的餌食,多數的日軍戰機都被擊落,為了向美國的航空母艦報一箭之仇,而向他們展開神風的事情也不在少數,最終存活下來的艦載零戰只有三十架而已。
陸基航空隊也是差不多的慘敗,但是也有向大西瀧治郎中將活用零戰的性能,用250公斤炸彈將敵人的船艦進行特攻擊毀的例子。從昭和二十年(1945年)三月下旬開始的沖繩戰役,日軍幾乎都用這種不入流的戰法,讓沒有經驗的飛行員來進行神風特攻。
五二型有三種衍生,九九式20mm二號固定機銃採用給彈鏈,機體增厚防禦速度下降的五二甲型(A6M5a)、機首右邊的7.7mm機槍換成三式13.2mm機槍,換裝成防風防彈玻璃的五二乙型(A6M5b)、兩翼的13.2mm機槍在追加一挺,機首只剩下一挺13.2mm機槍,駕駛座椅後方追加了55mm防彈鋼板,並可以掛載8.5kg的暫稱三式一番二十八號火箭彈合計四發的五二丙型(A6M5c)。這些型號在昭和十九年(1944年)的春天到秋天之間成為制式裝備。
--------
本次參考書目就是這本,版權為該出版社與作者所有,絕無牟利之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