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普魯西王國歷史
艾普魯西作為麥凡葛德帝國的三大殖民地之一,其歷史發展於前830年正式開始,從第一個有記載的聚落點出現開始,艾普魯西發展了上千年的時間,從一塊殖民地慢慢發展為一座龐大的而團結的王國。就如同麥凡葛德帝國,艾普魯西王國隨著時間的變化,也被劃分為三個階段:殖民地時期,王國議會時期,普萊涅特統治時期。時間約進展了一千六百年。
殖民地時期
艾普魯西地區的第一次大發現是在前830年,正值麥凡葛德面臨人口壓力、意圖向外舒緩人口的時間點,「西拓運動」發展的如火如荼。第一支受過專業訓練的「亞歷山大」探險隊在穿過高地、進入盧斯山脈東邊的海岸後,便在氣候明顯低上許多的艾普魯西北部地區困住,幾乎未曾見過風雪的冒險隊被迫停滯,也因此,艾普魯西在起初被稱為「迷失地」。
當地的南方有大量的本地種族群聚在盧斯山脈底下,大多是獸人和精靈,他們所居住的地方被稱為蘭修。雖然對外來種族的到來並不樂觀,他們仍舊允許探險隊借道通過,通往更北方的地區,亞歷山大探險隊也因此足以繼續他們的探險,並發現了蘊藏於盧斯山脈和諾爾文山脈的豐富礦產。
在探險家將訊息送回帝國後,麥凡葛德帝國除了任由殖民家自由前往外,還組織了大規模的殖民兵團--由罪犯、逃兵、政治犯、低層份子組成,由軍官管理--送往了迷失地,並指派了總督進行殖民開拓。起初北方兩大殖民地的存在皆只為提供帝國充足的礦產,因此在北方的亞德港首先被建立,並作為主要的運輸節點,運輸大量的礦產。
雖說南方蘭修居民與進行殖民的麥凡葛德居民簽下和約,約定雙方以迷失地中部的荒河為界線,但隨著時間過去,逐漸擴大的人群逐漸往南方發展擴展,甚至開始越過了中部的荒河,衝突的逐漸擴大使得蘭修人民終於在前710年建立起由民兵組成的聯軍,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發動了軍事動亂:史稱「迷失地內亂」。
缺乏戰略縱深的平原地形加上蘭修人常年生活對環境的熟悉,聯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亞德港進攻。麥凡葛德那時才剛把大部分軍隊調往北方開墾拉格威殖民地,使得殖民軍幾乎無餘力招架。對於殖民者早已忍無可忍,蘭修聯軍完全不留活口也不給殖民政府談判的機會,就連領軍的時任總督也逃離了殖民地,使迷失地陷入一片混亂。
前708年,正當殖民地漸漸失去希望之時,來自殖民地分別四個地區的郡長,艾柏、普拉瑪、西丹、德魯格,在失去領袖和軍隊的情況下匆忙組織了義軍,半撤退的將防線和平民撤離到亞德港附近,並在亞德平原戰役中贏得勝利,扭轉了劣勢。隨後,來自南北兩方的帝國援軍終於趕到,成功壓制了迷失地的叛亂。
在總督位置空缺的這段時間,四人接手了整個殖民地的領導工作,穩定了殖民地的局勢。這四人以艾柏為首,並透過各地的知識份子組織的團體來提供政務上和軍事上的支持,這樣的運作方式也為之後的王國議會打下了基礎。迷失地也因為「四賢者」成功抵禦蘭修人,正式獲得了名字--「艾普魯西」。
在「迷失地動亂」正式結束之後的前705年,艾普魯西迎來了新的領導人,一位被稱為「拜林」的溫和派總督接手了政務。與以往的軍事執政不同,拜林用軟硬兼施的手段將蘭修的人們包容進了艾普魯西內--以大部分盧斯山脈的掌控權和對帝國的宗主承認作為交換,確保蘭修區居民的自治地位。拜林也看準了沿海的發展潛力,將位於海岸上的伊絲菲要塞擴建,建成了城堡,作為整個殖民地的軍事中心。
拜林被稱為是促進艾普魯西國內種族平等的第一人,並確保了多年後艾普魯西的疆土界線。過往數百年的時間,艾普魯西基本上處於平衡的發展模式。雖說少數族群與殖民地居民偶有衝突,但在「拜林條約」的影響下,始終沒有爆發任何規模的叛亂,雙方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神滅後時期和議會之始
「神滅事件」發生後,麥凡葛德的平原、谷地等精華地區在一個禮拜被完全吞沒,所有的文物、珍寶和歷史的輝煌傾刻之間消失於洪水之中。事件過後,無論是殘存的帝國疆域還是西北各地的殖民地,全都陷入了混亂。
達梅根斯總督雖接納大量難民,但卻拒絕接收麥凡葛德的皇室,並與麥凡葛德的殘存軍隊爆發衝突。早已叛亂的拉格威總督自立為王,為第一個宣布獨立的殖民地。然而,艾普魯西的時任總督「斯里卡」,卻是一個堅實的保皇派份子。在斯里卡的領導下,艾普魯西國內軍隊仍全數遵從麥凡葛德貴族的指揮,除了歡迎皇室遷都殖民地之外,甚至意圖北上殲滅拉格威。
然而,斯里卡多年以來在殖民地的統治已經觸碰到了人民的底線。他提高稅率以擴充軍備、大量強徵居民投入軍隊、強制徵收住宅區、甚至意圖打破「拜林條約」將自治區再度收回統轄。眼見自拜林之後所立下的傳統即將被破壞,各地在強烈不滿之下最終醞釀出革命的火花。
新曆2年,斯里卡在巡視伊絲菲城時,被埋伏的艾普魯西學生議會領袖「亞歷斯坦」與其同夥襲擊。無力抵抗之下,斯里卡在斷氣前足足被刺了四十七刀。學生議會的舉動很快招來了民眾與斯里卡手下將軍的響應,伊絲菲隨即宣布脫離艾普魯西殖民地,建立「伊絲菲共和國」,連帶促使南方的蘭修省獨立,並加入到新建立的共和裡。
這是艾普魯西歷史上第二次的大動亂:史稱「伊絲菲獨立革命」。革命份子同時也是首創議會政權的群體。
然而,北方的亞德省和瑞丹省卻繼續支持皇帝,將軍隊的矛頭指向方成立的共和國。眼看內戰一觸即發,走私的商船卻在這時將北方入侵者的消息傳到了伊絲菲--「神聖拉格威王國」在北方虎視眈眈意圖揮軍南下,使整個新成立的共和面臨了極大的壓力。
新成立的議會很快就因此分崩瓦解,擔任議會領袖的「亞歷斯坦」和策劃暗殺總督的「切米利斯」很快的也因毒殺而死。在混亂之際,伊絲菲的大財閥「英格凡茲」透過交涉手腕接手了議會。他自稱「艾普魯西人的國王」,在知識份子的妥協下,他重建伊絲菲共和國為「艾普魯西王國」,重新立國並行使議會制度與北方抗衡。
在神聖拉格威王國的威脅之下,亞德、瑞丹各地軍閥紛紛與新帝國國王英格凡茲密會,同意團結並一同抵禦外敵。「北方混戰」很快地爆發了,神聖拉各威王國的入侵卻恰好團結了艾普魯西人民對新王國的認同。在軍閥支持之下戰況僵持許久,互有勝負。至於與南方的達梅根斯王國的零星衝突,則在新曆7年簽署「科莉嘉協議」之後漸漸緩和,最終平息。
這場戰爭整整持續了三十二年,直至新曆34年時才隨著神聖拉格威王國內部的革命運動落幕。取而代之的「戴克因帝國」與艾普魯西王國在兩國邊境的伊茲要塞簽訂「伊茲和平條約」,互相約定以伊茲河為新國界,兩國從此互不侵犯。
在長期抗戰後,北方的亞德和瑞丹的軍閥大多選擇接受艾普魯西的統轄,少數不同意的則被以優勢武力征服。英格凡茲父子和他的議會維護了整個艾普魯西的統一和獨立,然而長期的戰爭卻也埋下了內戰的種子。艾普魯西的政治中心則在此時轉移到了伊絲菲。
在北方混戰期間,伊絲菲政府大量徵用南方兵力和物力,使蘭修損失慘重,這使得南方的蘭修極為不滿--他們加入伊絲菲共和就是為了避免剝削,卻沒有想到英格凡茲議會會再度走上老路。再加上戰後的伊絲菲政府在統一了北方軍閥後,反而以武力相逼要求蘭修放棄自治地位,與王國統一,這徹底激怒了蘭修人。
新曆51年,蘭修人將七名政府官員公開處刑於蘭修市的廣場,並隨即發動起義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名為「蘭修第二共和」。在長年征戰軍心渙散疲憊之下,伊絲菲政府無法抵擋蘭修人的攻勢,而蘭修第二共和則迅速地奪取了整個艾普魯西南部,並殲滅了駐守科莉嘉要塞的重兵,史稱「蘭修共和起義」。
隨著內戰進行,議會的威望也隨著一落千丈,許多人開始懷疑政府無力處理南方的叛亂。財閥形態政府的根本問題也逐漸敗漏,整個體系運作的貪腐使得英格凡茲慢慢失去民心。
新曆56年,伊絲菲政府發動第四次遠征,命令北方混戰時期有優秀成績的亞德大軍閥「凱諾雷將軍」進攻蘭修第二共和。帶領著由他親自訓練的精銳部隊,凱諾雷將軍一反頹勢地發動反攻擊潰共和軍,直到入侵了蘭修市邊境才緩下了攻勢。然而充滿野心的他並未依照政府的命令徹底殲滅蘭修軍隊,而是私下與蘭修人談判。
新曆58年,凱諾雷與蘭修達成協議和平解放了第二共和,並隨即在蘭修人的支持下揮軍北上,進逼伊絲菲城。為了平定蘭修的動亂而不斷擴大凱諾雷的職權,加上前幾次遠征失利使軍費拖垮財政,英格凡茲議會的軍隊就算聯合亞德方的駐軍也無法招架這突如其來的攻勢。隔年的新曆59年,伊絲菲城淪陷。
英格凡茲政權在凱諾雷的要求下隨即被剷除並取代,王國議會也隨即解散重組。在凱諾雷的主導和承諾下,蘭修人終於再次願意歸入艾普魯西王國的統轄。除了維護部分地區的自治權,他們的地位也被大幅提高,在議會中不只擁有「保障席次」,到最後甚至有三分之一的議員都出身自蘭修。
至此,這場作為艾普魯西第三次大動亂的「蘭修共和起義」終於落幕。一如凱諾雷所承諾,艾普魯西也接著迎來了長達數百年的和平。在新成立的議會下和隨之來的新政,使得艾普魯西走向了興盛的的道路。
再往後近三十年的時間的時間內,王國便進入了安定並在各方面都突飛猛進增長的時期。被新任國王「凱諾雷一世」選定作為議長的「路利安公爵」是出身自西方的貴族。他熟知天文地理,被議會的人們稱作「萬事通」,也因為其熟捻的政治手腕而被選為議長。
由於戰爭、內亂和奪權,新曆60年的艾普魯西王國在經濟和政局層面可說是破敗不堪。路利安先是穩定了被罷免的議員們、將反對者流放至盧斯山脈與荒漠地區,確保國內的反抗勢力減弱後,才著手改革國內經濟。他重整財政、擴展西方的工業和礦業,並鼓勵人民向南方經商貿易。
貨幣、度量衡被統一,法律被修訂。在他的復興下,艾普魯西王國的政經才終於有了起色。其中改變最大的便是伊絲菲城。在路利安的領導下,整個伊絲菲城的格局隨著戰後重建而有了現在的樣貌--分割成了不同的行政區塊且有著完善的基礎建設。伊絲菲的港口、堅實的城牆、和幾乎可說是劃時代的下水道管線設計,那也是在路利安的行政時期所建立的。可說沒有路利安公爵,就沒有如今現代化的伊絲菲城。
在三十年的時間內,在沒有法律硬性規範、議會成員多次更動的情況下,路利安公爵仍舊穩坐在議長的位置上,這一系列的新政也評價甚高,被稱為「永遠的議會長」。
此後,凱諾雷一世病逝,路利安隨即撒手人寰。但艾普魯西在他們兩人建立的基礎上持續往和平、繁榮、但堅強的路線發展下去。在往後數百年,艾普魯西可說是整個大陸在各層面最為強大的國家。
新曆60年至新曆766年之間,艾普魯西維持了七百多年的和平。期間內雖與其餘兩國在邊境偶有小摩擦,然而在百年前訂下的和平條約與各國內政問題的絆腳之下,沒有人有發動戰爭的欲望與藉口,整個大陸維持著一種「靜態平衡」。
新曆754年,特里茲七世登基,成為艾普魯西新的君主。特里茲七世是一位極度具有野心的君主,且相當有具有戰略思想。他體認到艾普魯西戰略位置的劣勢、以及北方戴克因帝國憑藉諾爾文山脈的礦源快速發展的威脅。在議會的同意下,他擴編軍事預算強化海軍與邊境國防、擴大徵兵並加速軍事科技的研究,意圖重建麥凡葛德帝國的輝煌。
「我們身上都流著帝國的血--達梅根斯擁有沙漠,戴克因攏絡南方蠻夷,而艾普魯西應當佔據海洋!」新曆757年在他知名的演說後,海外殖民潮正式開始。大量的商船與探險家自亞德與伊斯菲的港口向南北探索,甚至一時之間全國人民都沈浸在探險的風潮中。在尋獲擁有大量優良木材的格爾島後,探險潮甚至更加狂熱。
可惜的是,這兩項運動都沒有迎來好的結果。海外殖民潮發現並確認了許多海外區域的存在,然而多數新發現的大陸不是早已有文明盤據,就是根本不值得殖民。軍事擴編與邊境防線的修築更是使得龐大的軍款落在人民稅賦的壓力之上,加之以特里茲七世日漸壯大起的攻擊性野心,使國內的知識份子與部分平民開始感到排斥。新曆765年,由大量知識份子組成的團體走上伊絲菲城廣場,以請願之名「要求國王陛下放棄他荒唐的戰爭計畫」。
回應這些學者和反戰人士的,卻是強力的軍事鎮壓,史稱「伊絲菲廣場事件」。以軍事法庭迅速審判、處決了請願份子之後,特里茲七世隨之擔心起自己的王位會隨著聲望的日漸喪失而不保。在765年底,「管理隊」被成立,進入到平民的生活中進行監察和逮補,開始了艾普魯西立國以來第一次的高壓統治時期。然而,這反而使得反抗勢力日漸抬頭。
作為領導議會的議會長「普萊涅特」對此深感不安。在廣場事件過後,議會成員分裂成了由少數人組成的保王派與勢力較大的反對派,而普萊涅特作為君主的監督者則成為了反對派之首,要求著特里茲停止鎮壓與「越來越荒腔走板的不當統治行為」。想當然特里茲七世沒有收斂,甚至還試圖以叛國罪名逮捕普萊涅特以瓦解其反對勢力。
然而,普萊涅特卻早有準備。與伊絲菲城內駐軍與反抗軍結盟,普萊涅特連夜由王宮逃亡到城外與他籌組的聯盟和其他反對黨議員們暗自集結,反將了特里茲一軍。新曆766年,普萊涅特發動政變封鎖首都與王宮,在一天內就活捉並軟禁了了國王與王室成員,史稱「伊絲菲政變」。
保王派視普萊涅特的行動為徹頭徹尾的背叛,於是便展開了對特里茲七世的營救,並企圖暗殺普萊涅特未果。普萊涅特隨即公開將國王處死,並以暗殺未遂與叛亂疑慮為由,在以軍隊逼迫之下強制解散了議會。宣布「自己將走上守護者的道路,維護艾普魯西人民的利益」,在短暫的加冕典禮後,普萊涅特自立為艾普魯西新王。
普萊涅特親政後,替當時在請願行動中被處死的人們昭雪、解散強行徵召的軍隊、廢除嚴刑峻法並將多餘的經費投入社會福利政策諸如對失業者的給付與醫療衛生保險,獲得基層百姓普遍的支持。然而,為了鎮壓在各地因議會被廢除而喪失既得權力、舊王被處死而心懷怨恨等伺機反叛的議會貴族們,普萊涅特重啟了特里茲被解散的「管理隊」。這個團體在經過改造、精簡人事並強化行動能力後,被賦予了新名字:「城市管理者」。
新曆774年,最後一個反對普萊涅特的保王派議員被判處終生囚禁,而軍權也大多收歸回普萊涅特的手裡。艾普魯西王國長久以來的議會制度被完全廢除,原本的議員們成為執政者和監督者並互相制衡著,但不再有辦法限縮君王的權力。數百年以來,艾普魯西的政治第一次落入徹底的專制--然而,在普萊涅特的才幹之下,王國內部迎來的是再一次的興盛,各地人民也因此對這個新制度並未表現不滿。
新曆813年,維護著前任君主所行的專制卻開明的路線,普萊涅特的姪子「普萊涅特二世」,在久病不癒後去世了。其繼位的次子「普萊涅特三世」是個年輕氣盛的新君王。他曾經長時間待在王國南方的科莉嘉要塞裡領導軍隊。作為一個國王,他雖不如前兩位君王天資聰穎,卻十分努力地想要有所作為。
此外,普萊涅特三世在當今這個時代,是蘭修厭惡者。登基後,他曾試圖在國內各地推行新政,擴大內需市場、進行公共建設,但這行動卻受到蘭修人的阻饒--在南方擁有自治權的他們不願意配合新王這看似勞民的政策。透過政府中執政官員的不服從,普萊涅特三世計畫中的許多新政因而無法推行。對此,普萊涅特三世可說是氣炸了。
為了對付蘭修人同時不大規模驚動檯面,普萊涅特三世將前代君王所立下的「城市管理者」授予軍權與自治權並擴編,使其成為獨立於行政體系之外的特殊集團直屬於國王麾下。他接著命令城市管理者暗中監視並且逮捕阻礙施政的蘭修人官員,並令城市管理者以軍事壓迫的方式強制推行國內建設的進行。這一方面使得由普萊涅特三世主導的國有鐵路建設、軍事研究與邊防現代化得以順利推行,另一方面卻招來了少數人們的不滿。面對各地人民漸漸籌組抗議與反抗勢力,普萊涅特三世選擇強化城市管理者的搜查、司法等權力,以武力告訴反抗者一切終歸徒勞。
新曆816年,蘭修人在蘭修自由市結合各鄉鎮的反抗勢力密謀再次發動起義--卻因為消息走漏而被城市管理者知悉。先下手為強的普萊涅特三世下令讓城市管理者領軍鎮壓,在不可同日而語的強大軍事之下蘭修人組織起的反抗勢力不過一個月便被徹底剷除,史稱「二次起義」。事件之後,各地的高階執政官員被要求辭職以對這次反抗行動負責,使得不少蘭修人因此從高位權力的寶座下跌落。
為了攏絡人心、挽回名聲,普萊涅特三世並未剝奪蘭修人的自治權與重新任官權,只是廢除了施行了百年的保障名額條款。此外,為了防止大規模叛亂再次發生,他一方面授予在二次起義的鎮壓中立大功的城市管理者部隊更多實權,讓他們掌握部分教育與學術機構;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方便身分統管、確認戶籍而在國內建立嚴密的階級制度,分別是擁有政治權的貴族、多數善良國民的公民、來自他國的移居民、以及勢力龐大、由犯法者等人所組成的流民。
時年新曆819年,反抗勢力在城市管理者的監控下地下化,而人民除了對階級制度尚存疑問之外多也接受了新君王的統治綱領。歷史的巨輪將繼續推進,而接下來的歷史,則由新一代的傳奇,開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