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主要為翻譯,加上筆者的補述,直接翻譯約七百多字,筆者補述後為一千三百字前言
諾斯洛普在戰後最廣為人知的,無疑是其在一九五零年代末所推出、與世界潮流相逆的F-5系列輕戰機,在那個重戰機與飛彈萬能論盛行的年代,F-5族系卻能打出一片天,成為美國輕戰機代表之一。
N-156與美國空軍
F-5系列戰機的基礎構型在諾斯洛普廠內代號為N-156,該構型一共衍生出迄今仍在役的T-38高級教練機以及單座型、廠內代號N-156F的F-5A輕型戰鬥機(註),因輕型戰機在當時並不被美國空軍青睞,N-156F的發展一度受到挑戰。
註:事實上N-156構型後來一路魔改,還研發出YF-17,落敗的YF-17爾後以艦載機之姿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即現代仍具極大威脅的F/A-18大黃蜂系列
或許輕戰機對美國空軍而言是極為雞肋的存在,美國國防部卻發現該款戰機另外的價值:軍援。F-5雖無法掛載大型雷達、視距外飛彈,其便於維修、價格低廉的特性非常適合做為軍援弱小盟國的戰機。
縱然國防部決議將此型機種發展為用以軍援盟國的戰機,美國空軍對於該案仍表現的興趣缺缺,N-156F研發歷程因此或多或少受盪延宕。
即便空軍對此案反應十分冷淡,但為滿足軍援計畫,兩架N-156F原型機還是在一九五九年首飛,由於只有兩名試飛員,原定的第三架原型機製造便暫緩執行。
試飛結束後,空軍拒絕再進一步的發展此架戰機,徒留兩架原型機。
對陸軍N-156的興趣
就在此時,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陸軍於一九六一年對N-156F表達高度興趣。
自空軍從陸軍航空隊獨立以來,陸軍便被明文禁止擁有固定翼戰機,但密接支援對於陸軍作戰成敗至關重要,在陸軍不信任空軍能完美的支援陸軍的情況下,美國陸軍不斷試圖取得固定翼的攻擊機。
在陸軍購買西斯納生產之T-37做為密接支援機碰壁後,陸軍決議在一九六一年公開招標一款輕型噴射戰機以做為密接支援機,所謂的密接支援機是負責以猛烈之對地攻擊壓制敵方地面部隊氣焰,以讓地面的同袍得以推進,有時也會兼任觀測砲火落點與戰術偵查的早期空中管制機。
參與此案的有三款戰機,其中以義大利製的飛雅特G.91R最為獨特,該機為北約共同輕戰機標案之得主,除G.91外,道格拉斯的A4D-2N(A-4C)也是強勁的對手,而N-156F則是唯一的雙引擎戰機。
G.91乃是因應韓戰結束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所提出的共通輕戰機案而生,可適應簡陋跑道、並具有短場起飛能力,同時對地攻擊能力亦是不俗。
N-156F另一個對手A4D-2N無需贅言,本為艦載機,對於惡劣之機場、跑道適應能力極高,身為攻擊機的A4D-2N密接支援能力更是佼佼者。
面對此等對手,N-156F只有使出渾身解數迎戰,才有奪勝的可能性。
兩架N-156皆參與陸軍的測試,為了加強在惡劣跑道起降能力,N-156F將鼻輪尺寸增大,並將前起落架改為雙鼻輪。
一九六一年的六月與七月,三架與標戰機在佛羅里達進行測試,初步分析的結果是N-156F具有極佳的可維護性,對地攻擊能力不凡,有望成為陸軍的密接支援機,奪下訂單。
但空軍在此時提出強烈抗議,整起標案最後告吹,G.91全數返回義大利,A4D則交返美國海軍。
陸軍在定翼機的垂死掙扎失敗後,終於在一九六六年正式把固定翼戰機所有權交給空軍,但陸軍也爭取到全部旋翼機的所有權做為補償,美國陸航操作旋翼機、空軍操作定翼機的配置至此定案。
結語
未能成功做成陸航這筆訂單對諾斯洛普多少有些打擊,但諾斯洛普很快地振作起來,終於在一九六二年,N-156F確定為新的軍援計畫出口之戰機,正式編號為F-5A,其後的F-5族系一共生產兩千六百零三架之譜,便於維護的特性也使得諾斯洛普F-5族系成為極受他國歡迎的機種。
F-5族系的傳奇,才剛要開始。.
於 IDF 經國號(FB專頁)發表【F-5A與美國陸軍最後的定翼機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