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詩跟散文詩皆為分段而非分行的現代詩。
概略的區分法可用一般區別散文與小說的方式,但過去有企圖心在散文與小說之間的灰色重疊地帶挑戰的作品相當多,因此最終的區別方式還是由作者自行宣告為主。
另外,前面提到的灰色地帶挑戰,在80年代引發了不少定義與命名的論戰,例如「詩散文」,「詩小說」等。不過與本篇要討論的小說詩關係不大就先略過不談。
1980年代後期,因報紙副刊,文學雜誌,甚至文學獎對文字創作的字數限制有了變化,出現了不少極短篇,90年代則有「小小說」,或是近來出現的「微小說」分類。
2013年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與聯合副刊更主辦了「微型小說詩」比賽,字數限定在300字內。而這個比賽中也不強制分段,而可用分行的方式表現小說詩。也就是外觀上的小說形狀也好,或是內容的小說敘事也好,都可以符合小說詩的定義。這一點對於日後的小說詩定義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小說詩除了從與散文詩相仿的分段外觀來區分外,多了以主題,敘事方式,這樣以書寫內容作為判斷的方式。
而過去宣告小說詩的作品,最早可推到1980左右盛極一時的各種形式實驗作品,例如<現代詩詩刊>的實驗詩專輯,或個人詩集中,例如《超時空時計資料節錄集Ⅰ聖紀豎琴座奧義傳說》(1988)也不乏宣告小說詩的例子。
而最有系統的小說詩創作,則是<好燙詩刊>主編,詩人煮雪的人的<小說詩集>(煮鳥文明,2012),宣傳文案也特別強調「世界第一本中文小說詩集」。
延伸閱讀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