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微生物免疫學合稱基礎醫學科,是不少大學端護理系一、二年級必修的專業核心科目,但這些都不是護理,如同醫師注重疾病、藥師注重藥物,護理的重點從來不是醫學,而是人。
2.護理的對象是人,因此有關於人的需求都是護理工作。因此,清掃地板雖然是清潔工的工作,但一位好的護理人員為了病患,也會盡其所能的維護環境整潔。
3.擦大便到底是不是專業?這題並沒有正確的答案。當病人有需求,而因各種狀況未能自行滿足的話,這時擦大便就是一種專業。但也有另一種觀點,護理人員應該教導病患與家屬,當護理人員不在時,什麼是他們應該做的,什麼是他們不必做的。
4.南丁格爾曾言護理工作是鮮少獲得稱讚與尊重的,對於病人疾病的好轉,大多數人將功勞歸給醫生,所以,護理工作的使命應建立在服務他人的心。
5.護理可以是倒尿壺、床上擦澡和握住病人的手,但倒尿壺、床上擦澡和握住病人的手不一定是護理。
6.南丁格爾曾言一位好的護理人員,必須隨時保持警覺和敏銳,主動了解病人的病程與生活模式。世界上最笨的問題,就是一名護理人員問一位正在受苦的病人:「你今天有沒有好一點?」,如果一個人不願意養成警覺和敏銳的習性,而對護理工作懷有極大的憧憬時,我會勸他改行。
7.沒有一門專業比護理更加短壽,因為護理是最貼近人心的一種專業,其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8.最好的護理,不是安慰病患不要沮喪,而是當病患嘆氣時,一同嘆氣,當家屬落淚時,一同落淚。可以想像自己正傷心欲絕而泣不成聲時,身旁竟有人感受我們的痛苦而一起落下眼淚,那是何等高層次的撫慰心靈。
9.北護的護理系念起來有點像是在念哲學,很多時候都會有和教授言語相爭的時候。其實,我們正在探討怎麼樣的護理,才是對人最好的護理。
10.不要老是羨慕國外護理環境有多優秀,畢竟,臺灣的護理才剛起步約一甲子,未來全掌握在你我手中。
11.教授:「護理人員不可以妥協院方的共體時艱政策,因為受傷害的最後往往是病人與護理。但是,為了提升護理品質,我們必須在不好的環境中做出最好的,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有辦法大聲呼籲我們要合理的護病比。」
12.打針、發藥、浣腸是護理的應用技能,瞭解人的心路歷程與行為並從旁提供幫助是護理的知識本體。前者是人人可以學習後替代的,後者卻是專業的根本,不可撼動。
13.我曾經做過「疾病對家庭的影響」這份專題,在翻閱個案與眾多的書籍與期刊後,我找出了一套家庭面對疾病的因應理論,看見面對疾病時家庭的心路歷程。於是我了解到,疾病會使家庭被迫陷入陌生的環境之中,原有的家庭功能皆會失調,處於這個環境的個體會感受到沮喪與憤怒甚至是絕望,所以臨床環境中家屬與病人焦躁的態度是一種無心之過,畢竟他們已經自顧不暇,哪有時間去照顧護理人員的感受。上述專題的內容,就是一種護理的知識本體,因為了解了人才能幫助人,護理因此是一門專業。
14.南丁格爾的護理觀終究是只能算一種傳統,護理應該與時俱進,卻又不失其助人奉獻的本質。
15.教授:「我曾經帶過一梯產科實習使我印象深刻,有一位個案為了安胎而入院,無法自行下床如廁和清潔身體,學生說她不願與人交談,實在無法收集資料來寫報告。因此,我和我的學生基於好心要幫這位媽媽在床上擦澡,順便了解她為什麼不理人,沒想到她一會兒嫌這太冷、太燙。我沉住氣,太冷我就叫學生換熱水、太熱我就叫學生換溫水、太乾我就把毛巾弄濕點,最後當一切快完成的時候,這位媽媽突然沮喪的說「一定很髒吧?」,我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的確很髒,但我不能說出口,這會損及她的自尊,說不髒,未免撒謊也撒的太明顯,「難免喇。」我說。我突然理解她為什麼不願與人交流的原因,如果我又髒又臭,我肯定也不想理人。收拾好器具後,我和學生一同回到護理站,她不停抱怨護理不是人幹的,怎麼會有這麼挑剔的病人....,我看著她的病歷,把正在抱怨的學生叫過來,螢幕上寫著這位媽媽曾懷過兩次孕,一個流產;一個畸胎,學生的抱怨停了下來,我們在護理站裡沉默了好久,那份心情相當沉重,但我們都向那位媽媽學習到寶貴的一課。」
16.不要責怪病人的態度很差,有時候他們所承受的,我們自己不一定負擔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