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加入

Military Coffee Shop

會長:s3121456 / 望燁開設日:2015-05-18 23:48:01

  • EXP

  • 資金179475  
  • 招募制度:審核制
  • 成員:31 人
  • 昨日人氣:0

伍斯特級輕巡洋艦簡介

推上精選編輯

近期編輯:ck1020849 ...看更多

火炮輕巡洋艦的謝幕之作——伍斯特級輕巡洋艦

文/RS Hopper



  伍斯特級輕巡洋艦是美國海軍最後的全艦炮型輕巡洋艦。雖然名為輕巡洋艦,伍斯特級的全長長達207公尺、滿載排水量更是高達17997噸,幾乎比二戰時期的所有的輕、重巡洋艦都大,戰後生產的巡洋艦中也只有美國德梅因級重巡洋艦(Des Moines class)、長堤號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USS Long Beach,CGN-9)、蘇聯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68-бис,艦長較伍斯特級多3公尺,但排水量少1500噸)、基洛夫級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1144)能夠在大小方面超越伍斯特級。為了驅動如此巨大的船身,伍斯特級配備了重巡洋艦等級的動力系統,最高航速也到達了33節。


伍斯特級輕巡洋艦首艦伍斯特號(USS Worcester,CL-144)。注意主炮炮管極高的仰角。

  伍斯特級是基於海軍對大型高速軍艦的戰術需求而設計的,這些船艦被要求要能夠在幾乎任何天氣情況下都能保護艦隊,能夠支持長時間航行的燃油容量、能夠對付多重水面目標,最重要的是擁有能夠接戰重型高空轟炸機的武裝,還必須擁有重型甲板裝甲,以抗衡轟炸機的打擊。為了達成這樣的需求,伍斯特級擁有十分出色的防護——總共裝備了2,200噸的裝甲!她們的水線裝甲帶厚度為5吋,上甲板和主甲板的水平裝甲總共厚4.5吋。而主要武裝更是其賣點——伍斯特級配備了首款大於5吋、真正意義上的『兩用(Dual Purpose)』艦炮:6吋(152毫米)47倍徑DP Mk 16艦炮。


  美國海軍原本計畫建造10艘伍斯特級輕巡洋艦,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5年中結束,因此最後僅有一號艦伍斯特號(USS Worcester,CL-144, 1947年2月4日下水、1948年6月26日服役)和二號艦洛亞諾克號(USS Roanoke,CL-145,1947年6月16日下水、1949年4月4日服役)建成。


二號艦洛亞諾克號(USS Roanoke,CL-145)

  主要武裝部分,伍斯特級裝備了六個雙連裝炮塔,而非布魯克林、克里夫蘭等前輩輕型巡洋艦使用的三連裝炮塔。除了主砲口徑不同之外,伍斯特級的主炮佈局與朱諾級輕巡洋艦(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的衍伸型)類似,炮塔皆為前三後三配置,且都佈置在艦體的中心線上。不過不如亞特蘭大及朱諾級採用的三層背負式設計,伍斯特級的第1、2炮塔,第5、6炮塔皆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導致其第2和第5炮塔在近距離射擊時射界十分有限。會做出這樣的設計是因為為了實現大仰角高射速和較高的迴旋能力,新的雙連裝砲塔安裝了複雜的俯仰迴旋裝置與供彈機構,讓其重量較舊型的三連裝砲塔足足高出20%。由於新的炮塔是如此的沉重,因此考慮到船體穩定性,才沒有採取傳統的全背負式布置形式,解決了船體重心過高的問題,而且適度節省了消耗在防護上的重量。另外,其之所以擁有如此極其巨大的船體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需要容納可供給如此多速射炮射擊所需要的大型彈藥庫。換句話說,伍斯特級的船體本身完全是圍繞著其主武裝而設計的。


6"/47DP Mk 16艦炮的構造圖

  6吋47倍徑DP Mk 16艦炮與先前布魯克林級(Brooklyn class)、克里夫蘭級(Cleveland class) 採用的的6吋47倍徑Mk 16艦炮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安裝了更好的炮彈處理和裝載設備。最重要的是這些艦炮可以任意仰角裝填,而其設計射速高達每分鐘12發,大大提高了其在防空作戰中的使用效率。人員方面,本炮在炮座內編制21人,其中10名於炮塔軍官艙中。這21人當中包含11名炮塔控制手、3名瞄準手、3名炮手、2名退殼手以及2名裝填手。


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首艦克里夫蘭號(USS Cleveland,CL-55)

  除了6吋艦炮,伍斯特級也在開放式炮架上配備了總共24門3吋(76.2毫米)50倍徑高平兩用艦炮:左舷和右舷各安裝了五座Mk 33雙連裝炮架、艦艏也安裝了一座Mk 33(後來被拆除),而在艦艉的水上飛機用起重機的兩側則各安裝了一座Mk 34單裝炮架。


艦艉的Mk 34單裝炮架,該炮配備獨立的Mk 34射控雷達。

  二戰後期,美國海軍發現他們的20毫米奧瑞岡機炮和40毫米波佛斯機炮在阻止日本神風襲擊方面力有未逮,只有5吋高平兩用炮的砲彈才有足夠的制止力能夠完全摧毀一架特攻機——但這種砲彈又太重了——這個問題促使美軍加速研發一種可以發射無線電感應近炸引信(即VT信管)炮彈、威力和效益又適中的武器。


3吋50倍徑高射炮的五輪自動裝填機示意圖,砲彈由兩側用人力放入,數字則表示進入炮栓的順序。

  最後雀屏中選的是標準的3吋50倍徑Mk 22高射炮。在當時,這是能夠使用VT彈的武器中口徑最小的。這種高射炮也裝置有一個同心復進彈簧,這意味著它有改造為自動射擊武器的潛力,而這在其裝備了使用旋轉鏈輪的電動自動填彈機後成為了現實。美國海軍彈藥局在通過設計階段後,第一門原型炮在1945年9月1日進行測試射擊。但二次大戰的結束減緩了發展的力道,原本的資源被轉用於更強大的3吋70倍徑兩用炮的設計。結果,一直到了1948年這種武器才正式量產交付艦隊服役。因此,伍斯特級一開始僅裝備六座20毫米奧瑞岡機炮作為訓練射擊之用,直到1949年才在賓夕法尼亞造船所將20毫米奧瑞岡機炮更換為3吋高射炮。


Mk 33雙連裝炮架

  尺寸方面,Mk 33雙連裝炮架的安裝尺寸與原本美軍艦艇二戰時期大量裝備的四連裝40毫米波佛斯機炮炮架的安裝尺寸相同,不過重量稍大一點。炮彈由人力從兩側裝載到自動填彈機中,隨著鏈輪的轉動,將彈藥運送到裝彈盤,裝彈盤向下擺動到炮閂,彈射器直接將其彈射到射擊室中,而槍閂關閉機構則在彈殼的邊緣撞擊彈射器後觸發。自動填彈機的有效之處在於其代替了船員將彈藥推入炮閂的動作,且自動填彈機與復進運動的節奏同步,以便在射出前一發炮彈的瞬間就可以射出新的一輪炮彈。在彈道方面,這種新式的自動武器和原本的Mk 22高射炮相同,雖然較高的射擊速度確實導致炮管的壽命縮短。

  這種新型防空炮主要由鍍鉻的自緊一體成形炮管構成,並通過卡口接頭固定在後膛上,且使用自動後膛擋塊。這種武器的機械和電氣複雜性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技術的極限,需要優良的維修才能保持運行。然而,它確實大大提高了對飛機目標的性能——測試表明,對於模擬中島飛機的目標,單一門單裝3吋50倍徑防空炮的效用等同於兩座四連裝40毫米波佛斯機炮,且其接戰距離也大幅延長。


伍斯特號最終的武器和雷達配備

  伍斯特級裝備的火控雷達十分複雜,總共安裝有兩座Mk 34火炮射擊指揮儀搭配Mk 13雷達、四座Mk 37火炮射擊指揮儀搭配Mk 25雷達、四座Mk 56火炮射擊指揮儀搭配Mk 35雷達、六座主砲塔中各配備一具Mk 27雷達,另外,安裝在艦艉的兩座3吋高射炮炮架上也各配備一具Mk 34雷達。


伍斯特號的艦橋特寫。三號主炮後方為Mk 34火炮射擊指揮儀搭配Mk 13雷達,而艦橋頂的則是Mk 37火炮射擊指揮儀搭配Mk 25雷達。本張照片是1952年伍斯特號在地中海巡弋時由重巡洋艦巴爾迪摩號(USS Baltimore,CA-68)上拍攝的。

  服役前期,伍斯特級的主桅杆上安裝了SR-2和SG-6平面搜索雷達、後煙囪前方的桅杆上安裝SR-6/SP-6對空搜索雷達、後桅杆上安裝SP-1高度測定(空中搜索)雷達。但是海軍後來發現SR-2表現差強人意,於是將其拆除並將SR-6移到SR-2原本安裝的位置上,而先前安裝SR-6的桅杆則予以拆除。SP-1雷達後來也更換為更新、更有效的SP-8,SG-6後來也被拆除——SP-10平面搜索雷達取代了其位置,戰術空中導航系統(Tactical Air Navigation,TACAN)也被安裝到主桅杆頂端。


伍斯特號服役前期的照片。注意後煙囪前方的桅杆上安裝的SR-6/SP-6對空搜索雷達,前桅杆上的SR-2雷達也尚未拆除。

  航空設施方面,伍斯特級擁有兩座艦艉彈射器,且最多能夠攜帶四架寇蒂斯SC-1「海鷹」水上飛機,不過這兩艘船的服役生涯中從來都沒有攜帶過水上飛機被運載,彈射器也很快被拆除,以利於攜帶更多的小艇。然而,由於伍斯特級擁有十分龐大的艦艉甲板,讓他們能夠攜帶新引進的新型武器——直升機。伍斯特級能搭載賽考斯基HO3S「蜻蜓」或皮亞塞茨基HUP「尋回犬」直升機,他們能夠被用於運輸、搜索以及救援等工作。


洛亞諾克號,注意甲板上停放的皮亞塞茨基HUP「尋回犬」直升機。

  在二號艦洛亞諾克號主要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區服役,並在其最後三年的服役生涯中轉移到太平洋區域;和妹妹比較之下,伍斯特號的服役生活稍微豐富多彩一點:她在韓戰中獲得了兩面戰鬥之星。以下影片顯示了1950年10月13日伍斯特號對朝鮮海岸進行岸轟任務。


  下面這部介紹塞勒姆號重巡洋艦(USS Salem,CA-139,德梅因級重巡洋艦二號艦)的影片中的前半段可以一窺3吋50倍徑高射砲的操作程序。影片的後半段介紹的則是8吋(203毫米)55倍徑RF Mk 16艦炮,此炮擁有自動裝填系統,射速高達一分鐘10發!這讓德梅因級成為全世界有史以來火力最強大的重巡洋艦。值得一提的是,伍斯特的6"/47DP Mk 16艦炮也被視為是8"/55RF Mk 16艦炮的機械原型,不過不像6"/47DP Mk 16艦炮有可靠度不足的問題(這點稍後會提到),8"/55RF Mk 16艦炮的設計被認為是十分成功的,讓他們的服役生涯比伍斯特級長得多(最後除役的紐波特紐斯號在1975年才除役,比伍斯特兩姊妹長了17年)。



塞勒姆號重巡洋艦,目前停放在麻薩諸塞州昆西市作為博物館船開放參觀。


德梅因級重巡洋艦三號艦紐波特紐斯號(USS Newport News,CA–148)航行的英姿。

  伍斯特級代表著新一代的多功能輕巡洋艦,然而,其設計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失敗的,這是因為她的6吋高平兩用艦炮被證明是不可靠的,他們實際射速低於設計值甚多,甚至連一分鐘9~10發都達不到——要知道,這樣的射速比德梅因重型巡洋艦的自動8吋艦炮還慢!導致6"/47DP Mk 16艦炮可靠度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射速的要求過高以及被要求要能夠在任何仰角裝填導致其機械結構過於複雜。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使用雙填彈機系統——一個用於AP彈,一個用於HC/AA彈——這也被證明是一個干擾源。海軍曾經計畫為伍斯特級換裝類似8"/55RF Mk 16,能夠自動裝填的三連裝6吋高平兩用炮(射速高達一分鐘20~25發),但在二戰結束後無疾而終。

  在此同時,科技技術的飛快發展(防空導彈、噴射飛機的速度和機動性等)讓伍斯特級誕生不久就過時了。另外,由於伍斯特級使用的火炮射擊指揮儀主要用於對空作戰而非對水面/岸轟用,這導致在岸轟任務中皇家海軍的輕巡洋艦貝爾法斯特號和牙買加號在韓戰期間的表現比其更為出色。而因為6"/47DP Mk 16艦炮可靠性不足的問題,導致就效率來看,二戰末期建造的三艘朱諾級輕巡洋艦的武裝配置效率和兩艘伍斯特級差不多,但其總排水量卻整整少了大約40%。而朱諾號(USS Juneau,CL-119)在1951年進行改裝後配備六座雙連裝Mk 38 5吋(127毫米)38倍徑艦炮和七座Mk 33 3吋50倍徑高射炮,這樣搭配的效益似乎比伍斯特的武裝更具效益。


『第二代』朱諾號——朱諾級輕巡洋艦首艦朱諾號(USS Juneau,CL-119)——航行的英姿。此時該艦仍然裝備雙連裝和四連裝40毫米波佛斯機砲。


換裝3吋高射炮後的朱諾號(第二代),3吋炮被布罩著。


『第一代』朱諾號(USS Juneau,CL-52),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Atlanta class)二號艦,也是著名的沙利文兄弟(Sullivan brothers)事件中的主角。

  洛亞諾克、伍斯特兩姊妹相繼在1958年10月31日和同年的12月19日除役,並在1972~1973年間出售解體,整個服役生涯只有短短的10年。她們沒來得及趕上二戰好證明自己,也在隨後防空飛彈的蓬勃發展下迅速被淘汰。她們是伍斯特級輕巡洋艦,是美國有史以來噸位最大的輕巡洋艦,

也是最後的火炮輕巡洋艦。

伍斯特號進行全艦防核生化消洗作業測試。


洛亞諾克號航行的英姿。








(全文完)

公會首頁

主選單
關聯資料

目前沒有資料連到「伍斯特級輕巡洋艦簡介」。